× 搜索
展会新闻
活动回顾 | 跟随中国农科院专家一起去了解全球农业发展形势
来源: 发布时间: 2021-11-09 浏览次数: 1315

10月19日,在 AgriFuture 农业未来·国际合作发展大会上,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的研究员、副所长——胡向东博士发表了《后疫情时代全球农业发展形势与展望》的报告,在与会嘉宾中引起了高度共鸣,也为业内同仁带来具有前瞻性的启发和思考,本期我们与您分享胡博士报告中的精彩内容。

0916364441319748.jpg

根据 agri benchmark(欧盟农业基准组织)数据显示,除了阿根廷的农场,2020 年对于大多数典型农场来说都是丰收的一年,尤其是美国、加拿大和巴西的农场的土地收益明显高于以往。2021 年,尽管化肥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,但农作物生产者的经济前景依旧非常光明。 


  了解全球农业

agri benchmark 欧盟农业基准组织由图能研究所(Thünen-Institut)和德国农业协会(DLG)于2006年合作建立,是一个由农业价值链核心部门的经济学家、顾问、生产者和专家组成的全球性非营利网络。中国农业科学院是 agri benchmark 在中国的科研合作伙伴


生产形势

全球主要农产品生产总体保持增长态势

2020年,全球小麦、玉米、大豆产量较上年增长0.9%、0.8%和7.0%;猪肉产量略有降低,较上年减少1.4%,但长期预期仍呈增长态势。

中国大豆生产增加,猪肉产量降低

2020年,中国粮食产量1.34万亿斤,比上年增长0.9%,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.3万亿斤以上,其中小麦、玉米产量变动不大,大豆产量增加8.3%,猪肉产量降低3.6%。

美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总体增加

2020年,美国小麦产量降低5.5%,玉米、大豆和猪肉产量分别增加4.1%、16.4%和2.4%。

欧盟小麦、玉米产量降低

2020年,欧盟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降低11.3%和9.8%,大豆产量增加3.4%,猪肉产量变化不大。

巴西主要农产品生产稳中有增

2020年,巴西小麦、玉米、大豆和猪肉产量,分别增加23.3%、2.3%、5.2和2.8%。


贸易形势

疫情发生初期——中国大豆等农产品进口降幅明显

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,往年2月,中国大豆进口呈季节性环比下降;2020年1-3月连续3个月出现下降,环比降幅为16.1%、31.3%和22.3%。

0916364441439477.png

疫情常态时期——出口国逐渐取消出口管制,全球农产品贸易逐步回暖

√ 越南于4月底决定全面恢复大米出口 ;

√ 柬埔寨于5月中旬决定取消出口限制 ;

√ 哈萨克斯坦决定自6月1日起取消因疫情对农产品出口实施的所有限制措施 ;

√ 罗马尼亚出口限制仅持续1周左右。

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口保持增长

2020年,中国小麦、玉米、大豆进口较上年增长140.3%、135.7%和13.3%,猪肉进口增长108.8%。

美国主要农产品出口保持增长

2020年,美国小麦、玉米、大豆出口较上年增长1.0%、43.4%和29.5%,猪肉出口增长15.7%。

欧盟主要粮食出口下滑但猪肉出口保持增长

2020年,欧盟小麦出口下滑28.5%,猪肉出口增长1.6%;玉米进口增长3.0%,大豆保持持平。

巴西主要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

2020年,巴西小麦进口下降8.5%,玉米、大豆出口增长3.0%和4.1%,猪肉出口增长26.3%。

2020年谷物运费总体下滑但2021年涨幅明显

燃料价格上涨、船只供应紧张、疫情防控所致港口装卸时间延长等因素,推动2021年运输费用走高。


价格形势

世界主要农产品价格增幅明显

2020年,世界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猪肉价格较上年增长11.1%、25.7%、28.9%和5.7%。

食物价格指数不断上涨

2020年6月以来,世界食物价格指数不断上涨,2021年5月达到127.8,较上年同期增加了40.4% ;食用油上涨最为显著,2021年5月分别较上年增加124.6%(劳动力短缺、干旱天气和虫害,等推动棕榈油、大豆油、油菜籽油和葵花籽油的总库存降至10年来的最低水平)。

0916364441349461.png


消费形势

收入增加受阻

工资水平面临下行压力:2020年上半年,由于新冠肺炎疫情,三分之二国家的平均工资水平或增长率面临下行压力(如日本、韩国和英国)。

失业率增加:在一些国家,平均工资的增加主要是“结构效应”(平均工资可能会因就业结构的急剧变化而大幅扭曲),反映出低薪工人大量失业(如巴西、加拿大、法国、意大利和美国)。

不平等加剧:《2020-21年全球工资报告》估计,在某些欧洲国家,如果没有工资补贴,收入最低的50%工人估计将损失工资的17.3%,远远超过所有工人的预计降幅(6.5%);在一些欧洲国家,如果没有工资补贴, 女性和男性的总工资将分别下降 8.1%和5.4%。

食物安全状况恶化

饥饿人数增加:2020年饥饿人数比2019年增加18.15%(约1.18亿);食物不足发生率从8.4%升至9.9%。

食物安全和营养状况恶化:在疫情早期,对118个中低收入国家的预测表明,将新增930万消瘦儿童(体重低于身高标准体重)。

消费结构发生变

家庭失去营养食物购买力并改变购买模式,倾向于增加更廉价的淀粉主食在家庭食物消费的比重。

短期内外出就餐急剧减少,2020年2—4月,美国户外食物支出金额下降47.8%


结论与展望

疫情对全球农业的影响

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不仅给全球人民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危机,还导致了严重的经济衰退,对全球农业的供给与需求也造成影响。 

供给端: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总体较小,主要农产品产量仍呈现稳定增长态势;但国际贸易供应链短期受阻,隔离规定、临时关闭和卫生标准的加强,延长了港口处理的时间,航运延误增加,2021年运费大幅攀升;疫情常态化后国际农产品贸易回暖,贸易量增加。 

需求端:小麦、玉米、大豆等大宗农产品价格短期内明显提高,2020年下半年以来主要食物价格指数持续上涨;大多数国家面临收入下行压力,失业率增加,脆弱地区和群体食物和营养安全风险增加;消费结构发生变化,短期内户外消费减少。 


应对疫情冲击中国的做法

0916364441351136.png

畅通国内经济与流通循环

面对疫情,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稳生产、保供应的政策:

√ 推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,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和供给能力;

√ 通过自身解决本国食物安全问题,保障了粮食市场供应充足、价格平稳;

√ 减少世界粮食贸易与国际运输压力,体现食物安全的大国担当 。

0916364441354147.jpg


应对疫情中国的态度

0916364441361923.jpg

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

√ 坚持开放合作——中国将实施更大范围、更宽领域、更深层次对外开放;

√ 通过强化开放合作,更加紧密地同世界经济联系互动,为全球农产品提供更可预期、更加广阔的出口市场;

√ 国内、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让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动力;

√ 面对疫情,中国将继续推进粮食领域国际合作,探索国际粮食合作新模式,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“消除饥饿,实现粮食安全,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”作出贡献。


新冠疫情对农业食物供应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影响,造成农产品贸易下降,供应链受到冲击,价格涨幅明显,弱势群体粮食安全风险增加。我们需要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合作:在食物供应链中采取干预措施,构建更加强韧的食物供应链,增强食物系统抗逆能力。畅通农产品、要素的循环,提高农业贸易开放与粮食安全互信,杜绝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。加强弱势群体应对经济不景气的抵御能力,维护全球农产品市场稳定,保障世界各国(特别是欠发达国家)的食物与营养安全。最终实现全球农业生产稳定、价格稳定、贸易畅通,确保人人可以获得充足营养的食物。

联系我们

德国农业协会(DLG)

电话: 138 1156 3307

138 1152 9723

138 1159 6331

邮箱:eurotierchina@dlg.org.cn